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攻克SMA
脊髓性肌肉萎缩症(SMA)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,它会导致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,但认知功能不受影响(图一)。SMA患者将逐渐丧失运动能力,进而影响呼吸和吞咽,最终导致死亡。SMA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致死性单基因遗传病。SMA在我国新生儿的患病率为万分之一左右,每年我国新增1000 例 SMA 患者,80%的患者在出生后18个月内起病,SMA重症患者如不进行有效救治一般在2岁夭折。自然人群中,约每40-50人就有1个是SMA致病基因携带者。由于SMA为隐性遗传病,携带者不会发病,也不会有任何SMA疾病症状,父母双方都为携带者,其子女患病的概率为25%[1, 2]。
图一、SMA影响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萎缩
SMN基因可维持运动神经元的正常功能,其家族包含SMN1和SMN2两个成员。SMN1和SMN2在基因水平仅有5个碱基差异,SMN2在第七个外显子上与SMN1相比,存在一个C到T的碱基突变,该突变将导致SMN2在RNA剪切过程中发生外显子跳跃,翻译后产生截断蛋白D7 SMN2,该截断蛋白极不稳定,容易降解(图二)[3]。正常情况下体内90%的SMN2为截断形式,仅有10% SMN2蛋白可表达全长。但这些SMN2蛋白量无法让运动神经元存活[4, 5]。在正常人中,SMN1是正常表达,其表达量足以维持正常的神经元功能,然而在SMA患者中,SMN1基因普遍发生第七外显子缺失或颠换,进而导致SMN1蛋白失活,最终导致运动神经元萎缩。除此之外,SMN1基因突变或外显子重排也是其致病因素[6, 7]。
图二、SMN基因RNA剪切
由于SMA具有较高发病率及严重致病性,且治疗成本极高,因此需及时筛查,目前有效的手段包括DHPLC、PCR和MLPA,用以检测SMN基因突变或拷贝数变化,上述技术可检测出95%的SMA潜在患者,但对于SMN基因数量未发生变化但发生外显子重排的情况,并不容易检测[8]。
目前已有3款针对SMA的上市药物,分别为渤健公司的诺西那生(Nusinersen)、罗氏公司的利司扑兰(Risdiplam)和诺华公司的Zolgensma。诺西那生作为第一款SMA药物于2016年率先上市,其作用原理为其作为反义寡核苷酸类药物,以碱基配对的方式与未剪接的SMN2 RNA结合,降低其被剪切的机会从而间接提高全长SMN2的表达水平。诺西纳生钠注射液第一年需注射6剂,之后每年需要注射3剂,患者需终身用药。2019年诺西那生钠在中国上市,价格为70万人民币一剂。2022年1月1日,诺西那生钠注射液被纳入中国医保,价格由每剂70万元降到3.3万元。经医保报销后,个人仅需几千元支付。
利司扑兰是治疗SMA的口服药物,该药物是一种哒嗪衍生物,可抑制SMN2 第七号外显子剪切,导致体内功能性SMN蛋白的浓度增加。利司扑兰可透过血脑屏障,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和全身。利司扑兰2020年于美国率先上市,并与2021年在中国上市售价6.38万元60mg/瓶, 2023年1月18日,经国家医保谈判每瓶降到3780元。利司扑兰需每日服用,每次约为5mg。
Zolgensma作为史上最贵罕见病药物于2019年以210万美元一针的价格最先在美国上市,2022年9月Zolgensma落地中国,目前尚未进入医保。Zolgensma疗法是通过腺相关病毒 (AAV)将正常的SMN1基因导入到患者体内,缓解其运动神经元障碍。Zolgensma疗法适用于治疗2岁以下SMA患者,诺华公司宣称患者只需接受一次静脉注射,就可实现SMN蛋白长期细胞表达,进而缓解甚至治愈SMA。
尽管针对 SMA 的疗法有所发展,但目前的治疗方法存在局限性并且不是永久治愈方法。例如,利司扑兰是一种每日口服的小剂量药物,可以通过靶向 hnRNP G 的置换来增强 SMN2 表达的分子剪接修饰剂,但是这不是 SMA 的最终治愈方法[9]。诺西那生的间歇性鞘内注射方案不会改变可能在SMA中起作用的外周组织中的 SMN2 表达[10]。 同样,使用AAV表达载体的Zolgensma药物同样面临多种挑战,包括未知寿命的AAV 转基因表达,以及由于细胞分裂导致的AAV稀释最终导致功能衰减;此外,来自广谱启动子的 SMN1 的持续超生理表达可能会导致毒性[11-13]。另外,由于诺华公司2010年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 关于Zolgensma疗法的动物实验结果,由于虚假陈述遭到撤稿[14],2022年8月2名SMA儿童在接受Zolgensma约5-6周后,因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[15],上述结果可能会动摇患者对Zolgensma的信心。虽然现有疗法已将先前与SMA相关的高婴幼儿发病率和死亡率降至最低,但SMN蛋白表达的范围和持久性仍需进一步改进。由于目前来看已经获批的SMA治疗药物,仍需终身用药,因此永久增加SMN水平的单剂量疗法需求尚未得到满足。
由于SMA患者或正常人当中,SMN2基因常常在第七外显子发生一个C到T的碱基突变,导致无功能的SMN2表达。通过将腺苷脱氨酶与Cas9结合而开创的腺嘌呤碱基编辑器(ABE),可以实现A 到 G(或 T 到 C)的转换,原则上可解决47%的基因致病突变导致的人类疾病[16],原理上也可用于纠正SMN2 C到T突变,恢复SMN2的全长表达,进而弥补SMA患者中SMN1蛋白的低表达,从而改善运动神经元的功能,达到SMA治疗作用。由于ABE可永久改变基因组,因此可以实现一次注射终身治愈的目的。
Benjamin P. Kleinstiver课题组于2023年1月21日在预印本网站bioRxiv 率先发表了应用ABE治疗SMA的动物实验结果,该结果证明了ABE在SMA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[17]。该课题组前期自主开发了无 PAM 序列要求的 CRISPR-SpCas9 突变体——SpRY,可以在基因组上几乎任何序列上切割 DNA[18]。该研究通过前期对不同Cas9蛋白、腺苷脱氨酶、sgRNA的组合筛选,作者发现当腺苷脱氨酶ABE8e与SpRY形成融合蛋白后,应用gRNA A8后可以实现其对SMN2 C6T 编辑的有效性,并明显较低了ABE8e-SpRY的旁观者效应(图三)。
图三ABE8e-SpRY 修复SMN2 C6T突变[17]
接着作者将ABE8e-SpRY和gRNA A8转入人SMA患者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中,发现其明显修正SMN2 C6T 突变,并提高SMN的蛋白表达水平。通过CHANGE-seq发现ABE8e-SpRY和gRNA A8在成纤维细胞中具有较低的脱靶率(图四)。鉴于ABE8e-SpRY过大和AAV载体的包装限制,Benjamin P. Kleinstiver等进一步利用Intein拆分的方法,将ABE8e-SpRY和gRNA A8分别构建到两个AAV载体中,拆分后ABE8e-SpRY的编辑效率与其原始版本类似。之后作者利用AAV9病毒将拆分后的ABE8e-SpRY和gRNA A8,通过脑室内注射的方法递送到SMN2 C6T 突变小鼠中。
图四、ABE8e-SpRY 脱靶分析[17]
之后作者在包括大脑、脊髓、肝脏、心脏和骨骼肌在内的多个组织中观察到(SMN2 C6T) A-to-G编辑。在主要感兴趣的组织中,作者平均检测到~4%(脊髓)和~6%(大脑)的A-to-G编辑,和低水平的旁观者效应。然而由于作者用的这种SMA小鼠模型的寿命通常小于15天,ABE8e-SpRY和gRNA A8并未显著改善SMA模型小鼠表型。因此作者希望未来可以找到一种有较长生存期的SMA小鼠模型,用以评估该碱基编辑器对SMA的长期影响。但不过怎么样,目前结果已证明利用ABE编辑器可在SMA小鼠模型中实现了SMN2 C6T的体内编辑。
与其他已获批准的SMA疗法相比,以CRISPR为基础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可为一次注射永久治疗SMA提供了希望。2023年1月26日,CRISPR Therapeutics和Vertex公司旗下的一款基于CRISPR-Cas9,用于治疗镰状细胞病和β-地中海贫血的疗法已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(EMA)上市申请受理,并有望于今年在欧洲获得批准,成为首个上市的CRISPR-Cas9治疗药物。另外,基于ABE碱基编辑器,用以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VERVE-101疗法已于2022年进入临床一期,上述结果将为开发针对SMA的ABE治疗提供信心和基础。
欢迎与作者交流(1105699422@qq.com)
1.Pediatrics, 杨.J.C.J.o.C., 脊髓性肌萎缩症治疗研究进展. 2022. 24(2): p. 204.
2.张蕾, et al., 脊髓性肌萎缩症遗传学及治疗研究进展. 2017. 35(8): p. 632-635.
3.Feldkötter, M., et al.,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SMN1 and SMN2 based on real-time lightCycler PCR: fast and highly reliable carrier testing and prediction of severity of spinal muscular atrophy. 2002. 70(2): p. 358-368.
4.Valetdinova, K., V. Ovechkina, and S.J.B. Zakian, Methods for Correction of the Single-Nucleotide Substitution c. 840C> T in Exon 7 of the SMN2 Gene. 2019. 84: p. 1074-1084.
5.Naryshkin, N.A., et al., SMN2 splicing modifiers improve motor function and longevity in mice with spinal muscular atrophy. 2014. 345(6197): p. 688-693.
6.Prior, T.W.J.J.o.c.n.,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diagnostics. 2007. 22(8): p. 952-956.
7.Wirth, B.J.H.m., An update of the mutation spectrum of the survival motor neuron gene (SMN1) in autosomal recessive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(SMA). 2000. 15(3): p. 228-237.
8.Mercuri, E., et al.,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spinal muscular atrophy: Part 1: Recommendations for diagnosis, rehabilitation, orthopedic and nutritional care. 2018. 28(2): p. 103-115.
9.Ratni, H., R.S. Scalco, and A.H.J.A.m.c.l. Stephan, Risdiplam, the first approved small molecule splicing modifier drug as a blueprint for future transformative medicines. 2021. 12(6): p. 874-877.
10.Hua, Y., et al., Peripheral SMN restoration is essential for long-term rescue of a severe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mouse model. 2011. 478(7367): p. 123-126.
11.Thomsen, G., et al., Biodistribution of onasemnogene abeparvovec DNA, mRNA and SMN protein in human tissue. 2021. 27(10): p. 1701-1711.
12.Van Alstyne, M., et al., Gain of toxic function by long-term AAV9-mediated SMN overexpression in the sensorimotor circuit. 2021. 24(7): p. 930-940.
13.Alves, C.R., et al., Whole blood survival motor neuron protein levels correlate with severity of denervation in spinal muscular atrophy. 2020. 62(3): p. 351-357.
14.Foust, K.D., et al., Retraction Note: Rescue of the spinal muscular atrophy phenotype in a mouse model by early postnatal delivery of SMN. 2022, Nature Publishing Group US New York.
15.Philippidis, A.J.H.G.T., Novartis Confirms Deaths of Two Patients Treated with Gene Therapy Zolgensma. 2022. 33(17-18): p. 842-844.
16.Cao, X., et al., Engineering of near-PAMless adenine base editor with enhanced editing activity and reduced off-target. 2022. 28: p. 732-742.
17.Alves, C.R., et al., Base editing as a genetic treatment for spinal muscular atrophy. 2023: p. 2023.01. 20.524978.
18.Walton, R.T., et al., Unconstrained genome targeting with near-PAMless engineered CRISPR-Cas9 variants. 2020. 368(6488): p. 290-296.
E.N.D
往期文章推荐:
进军细胞疗法!诺和诺德细胞治疗药物HS-001完成首例患者给药
范晓虎博士创立新一代细胞治疗公司Wondercel Therapeutics完成近亿元人民币天使轮融资
AAV基因治疗药物Zolgensma:2022年实现年销售额13.7亿美元
世界首个CRISPR基因编辑疗法上市申请获受理,来自诺奖团队